发光二极管(Light-emitting diodes,s)是基于半导体元件的窄带光源,发光波长范围从红外到紫外。第一个LEDs的研发于1950s和1960s年代就在几个实验室进行,发光波长为红外到绿光不等。
但是,蓝光LEDs的研发却非常艰难,又用了30多年才实现,其中需要研究高质量晶体的生长技术、宽带隙半导体的p型掺杂控制技术,而这些技术只有在1980s末期在GaN体系上得以实现。另外,高效蓝光LED的研发也需要制备出具有不同组成的GaN基合金,并需要将之集成为异质结和量子阱类的多层结构。
高效白光LEDs的发明成就了用白色光源。荧光材料受蓝光LED照射激发,会发出绿、红谱段的光,它们与蓝光合并后看起来就是白光。另外,具有不同互补色(红/绿/蓝)的几个LEDs一起用也可以形成白光。
以上两种技术被用在当今的高效电致发光白光光源中。这些光源具有很长的寿命,已经在通用照明领域被用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。因为照明用电占整个电能消耗的20-30%,而这些新型白光光源耗费的电能仅仅是普通灯泡的1/10,所以使用高效蓝光LEDs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,这一发明将造福人类。
因此,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效蓝光LEDs的发明者:I.Akasaki、H.Amano和S.Nakamura。
一、早期历史
第一例用固体器件电致发光的报道源自任职于Marconi Electronics的H.J.Round,时间为1907年。他在SiC晶体上的两个触点间施加电压,在低电压时观察到黄光发射,高压下却观察到了多种颜色发射。前苏联的O.Losev(1903-1942),一位器件物理学奖,于1920s至1930s期间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有关SiC电致发光的文章。这些研究先于现代固态材料电子结构理论的建立。
半导体物理和p-n结研究的进展(1940s时期 1940s指20世纪40年代,下同(译者注)),成就了194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(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)的晶体管伟大发明,Shockley、Bardeen和Brattain分享了1956年诺贝尔奖。研究者也开始意识到p-n结也能用做发光器件!
1951年,任职于美国Signal Corps Engineering实验室的K.Lehovec等就据此解释了前述SiC电致发光现象:载流子注入结区后电子和空穴复合后发光。但是,实测的光子能量要低于SiC的能隙,他们认为此复合过程可能是杂质或晶格缺陷主导的过程。1955年,用其他几种III-V化合物也观察到了载流子注入电致发光现象。1955-1956年,贝尔电话实验室的J.R.Haynes发现Ge和Si电致发光现象的机制也是p-n结区中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所致(如图1)。
图1.p-n结发光的原理示意图
p-n结施加正向偏压后,电子沿n到p的方向注入,空穴以相反方向注入,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(自发发光)。LED发光效率要高,很重要的一点是所用的半导体材料为直接带隙型;间接带隙型LED发光效率不高的原因是需要光子辅助复合这一过程。LED器件的量子效率等于比值:(发射光子数)/(给定时间内接触结区中注入电子数)。
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